![]() |
生寶臍帶血廣告「十戒十愛篇」 (圖/翻攝自電視) |
(文/溫慕垚)今年以來或許是因為景氣有好轉的跡象,金融保險業的新廣告突然不斷出現,但由於金融保險業的服務內容差異不大,因此,多以感性訴求的方式來跟消費者溝通,也就是以品牌形象的廣告來加深消費者的印象,並爭取消費者的認同以獲得更多的交易機會。
日前看到一支新廣告,描述一個爸爸,因為女兒的出生,而改變了自己,努力工作,節省開支,全心全意的為了女兒付出,這個廣告對於同樣有女兒的我 而言,頗有共鳴,本以為是那一個金融保險業的廣告,但結尾出來,竟然是「生寶臍帶血」的廣告,突然之間,有種跳TONE的感覺。
臍帶血銀行的客戶的確就是父母,但要能感受到這支廣告中的訴求,應該是已有小孩甚至小孩已長大到一定年齡的父母,才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辛酸喜樂,但臍帶血銀行的目標對象應該是孩子尚未出生的父母,在目標對象的設定上就有些不同。
其次,臍帶血的利益點在於日後若有身體健康上的問題,可以透過臍帶血增加復原的機會,本支廣告內容重點在於養育孩子的過程,雖然有點到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,但與臍帶血對消費者帶來的主要利益點的關聯度也不足。
品牌廣告要成功,重點除了在訴求吸引人,創意打動目標客層的心裡外,更重要的是與品牌本身的連結性與認同感。品牌廣告雖然多是以感性的訴求來爭取消費者認同,但感性的訴求仍需要與品牌或產品本身有關聯,消費者才能記得這個品牌,而且才會對這個品牌產生信任感。
生寶臍帶血的廣告,就創意與執行而言,並沒有什麼問題,但在廣告策略上,特別是商品與廣告訴求的連結上,就出現了一些問題,最重要的就是對目標 客戶的設定與了解。感性廣宣要打動目標消費者,就要深入了解消費者心中的想法與感受(Consumer insight),養育孩子一生所需花費的精力,較適合銀行的訴求,因為己有孩子的父母,在碰到要提供孩子更好的生活或學業機會時,才有借貸的需求;但對 一個主要銷售時間在剛出生時點的商品,卻跟消費者溝通小孩的成長過程,就難獲得目標對象的認同。或許以懷孕期間的過程為題材,描述父母即將獲得孩子的喜 悅,再適度提醒孩子出生後會面對的健康風險,更能符合目標對象的Consumer insight ,也更能吸引目標客層的注意及認同。(溫慕垚現任台灣樂金(LG)廣告行銷部經理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